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赶紧掀开上面的盖子。拿准备好的棒槌,挨个在它们的上面捣,一定要捣出个半球状大坑来。这坑的形状不需要多规则,但是一定要有这个弧度,方面捣粮食。

他有个木头棒槌,还有个用黏土烧成的棒槌。

后面这个棒槌比较短。但是头部比较大、圆。

他就把棒槌当做杵,把这石头当做臼,重复磨粉的动作,使得中间这个坑越来越光滑、有弧度。

大约五六分钟,一个就好了。

浇冷水使之冷却变硬。

下面的柴火也都拔出来塞入灰里。

又是五六分钟,另一个也弄好了,就是坑的形状不大好看。

也是浇冷水。

继续加工箅子。直到困倦,去睡觉。

接下来的早上,先把两个石臼依次给抱到下面。

它们的形状都很奇怪,但是中间的大坑形状都不错,用得久了之后会变得更光滑。

有人当下就用它们磨薯干,效率很高,很快就获得了一斤苦薯面粉。

做好的箅子也拿了下来,但是大婶并未包饺子,只是把它放在开水里烫,进行清洁。

马林对所有竹片都进行了仔细的加工,不会有毛刺,因而不会有谁吃蒸饺、包子的时候被毛刺给扎伤。

这天采集队专门派出五人,去挖田里的苦薯,准备背回来切成干,晾晒,然后磨成面粉。

现在大家都非常希望能够吃到这种面食。

马林回去,花了两个钟头做好了另一个箅子,也拿了下来。

接着开始考虑自己晒干的藕片应该怎么处理。

想了一下,觉得同样可以磨成粉末状,要么用来煮粥,要么用来跟苦薯粉混合,做饺子、包子之类的东西。

当下就在一个石臼里捣了起来。

心里在考虑另一个问题。

他应该怎么制作油炸食物。

他总不能用猪油、羊油、牛油来炸丸子吧?

这也太奢侈了吧?

但是换个角度考虑一下,现在的面食如此稀少,肉食如此之多,也许这也是一种做法?

其实现在还有种吃法。

那就是烤肉串。

原始人的烤法太简单,各种肉直接串在棍子上就烤了。

马林这里有竹签,可以穿上肉串,放在长条形的炉子上烤。

他可以用红泥烧制这种炉子。

内部的燃料使用木炭。

竹签恰好可以横着架在炉子上方。

而炉子可以摆在垒好的台子上,或者专门给它做个木架子。

木炭马林可以自己烧制。干木柴放在窑里焖烧,时间到就成为木炭了。他这里最充足的资源就是木柴。

可惜他没有孜然。

他上学的时候以为孜然是种合成调味料,跟味精似的。

后来才知道孜然就是种植物的果实,磨成粉后就适合制作烤肉串了。

他这里并没有孜然,只有花椒。

他也没发现茴香。

于是烤肉的时候他只能撒辣椒面和花椒面。

这样子一想就觉得心中非常惋惜。

一个上午他都搋藕粉。

石臼石杵用起来还算比较省力。藕和薯干都不怎么硬,较为容易加工。

他想制作粉条。

他知道苦薯肯定可以用于制作粉条。

但是他不知道具体的过程。

粉条味道非常好,他不知道具体是种什么东西。

他猜测是一些淀粉。

而怎么才能获得淀粉呢?

淀粉不溶于水。

苦薯中有什么杂质呢?他知道,其中有一些植物纤维、脂肪、蛋白质。

他不知道怎么把淀粉给分离出来。

如果脂肪和蛋白质分离不出来,会导致什么后果么?

他不知道。

一上午搋了很多藕粉。

虽然藕的淀粉含量少,但是毕竟与肉类存在很大的差别,可以用于丰富大家的口味。

马林现在满脑子都是吃。

别的事情几乎都停下了。只想着吃了。

吃这件事到底重要不重要呢?

他认为很重要。

他现在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而改善大家的伙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这些食物会改变原始人的思想观念,也会改变这里的社会形态。

毕竟生产美食需要花费大量的力气。

需要有人专门做这件事。

同时美食的数量也很有限,有一些美食只有少数人才吃得到。

于是分配方式必然要发生改变。

但是现在的社会条件对马林的所有计划都存在很大的制约。

想让社会一下子就发展起来是件压根就做不到的事情。他必须保持耐心。

目前他在南石村这边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无法说服五六个人跟着他一起在鸟巢平原旅行,一个一个的找到那些原始部落,并且教会他们最基础的生活技巧,比如说制作长弓、箭矢、烧陶、燧木取火、造房子编绳纺线。

巢族人并不会编绳索,他们都是直接拿藤蔓、条状兽皮来捆东西。

其实用树皮、草茎的皮可以比较容易的编绳。

三块条状树皮就可以编出非常结实的绳索来了。

如果找到了麻,能够制作出更细的麻绳,然后可以用于编织垫子、衣物。

纺线在技术上非常容易。

织布非常的不容易。

马林经过无数次尝试已经知道怎么手工纺线了。

用麻纺出的线会比较粗。

用毛纺出的线则可以细很多。

粗线怎么纺成垫子,他知道。

细线怎么纺,他完全心里没数。

细线那么的密集,是怎么排线的?

仔细想一下吧,其实他可以用针来慢慢的排线。

一个陶器棍子上有很多密密麻麻的凹槽,互相间靠的比较近,他把线给缠进这些凹槽里。

以前他编织过很多东西,在土丘村的时候用麻绳编过垫子。

他喜欢称那些线为纵线和横线。

其实在华夏国,它们被称为经线和纬线,意思就是纵线和横线。

想织布,经线要排的比较密集。

纬线最好能够有个梭子用来穿过纵线。

在土丘村的时候,他是把纬线穿在骨针里,然后手动拿着骨针,一针一针的上下穿过那些经线,在每根经线前都要穿一次。

在线比较粗,一块垫子只有上百根经线的情况下,这件事并非不能接受。

但是如果线比较细,一块垫子有上千根经线的情况下,这操作量实在是太大了。

在土丘村的时候他完全被这个问题给难倒了。

完全不敢相信能有啥好办法来用机械织布。

后来则是在跟人聊天的时候才明白,纺织的时候,经线其实具有规律性。

对同一跟纬线来,经线分为两种,一种在它上面,一种在它下面。

可以把这两种经线绑在不同的东西上。

把这两件东西给拉开,这两种线也会拉的很开,一根纬线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穿过它们中间的缝隙。

每穿一根纬线之后,把这两种经线上下对调一次,就完成了一次编织。

问题在于,马林不知道怎么进行上下对调。

他从没制作过任何机械,所以在这方面笨拙的很。

他被这个问题给难住了。

如果线很粗,经线数量较少,那么他知道一个非常笨拙的办法。

可是如果线很细,经线数量非常多,那他的办法就不可行,绷好经线这道工序就能够把他给累死。

他完全不懂,经线怎么才能排列的密密麻麻的,织好的布几乎没有多大的缝隙。

下午的时候他决定放松一下。

他做两件事,一件是制作烤羊肉串的炉子。他没有金属,但是这并不要紧,用红泥制作就行了。

它呈长条状,肉羊串可以横着架在上面,排成一排。

他不具备条件制作金属栅格。于是他希望能够把竹签横着架在炉子的两侧。

是否能够用红泥制作出栅格来?

别人烤肉炉上面的金属栅格细的像是网一般。

马林能够制作出这么细的栅格么?

粗一点要紧么?要紧,栅格太粗,挡住了下方的火焰,使得烤肉不能被均匀的烤熟。


页面连接:http://www.ar-album.com/news_0_qcmo/haheuhd.html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趣小说武侠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