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所以马林这种蒸汽机的制作难度还是非常高的。

别的先不说,他需要先把做够精确的车床给制作出来。

他的车床由水力驱动,每秒一百二十多转。

力气极大,反正比两个人大汉脚踏驱动还猛。

这么大口径的管子,到底是用车床合适,还是镗床合适?

三十厘米内径。

他的刀具非常的出色。

他觉得还是采用镗床方式来加工比较合适,把刀具给固定好。

然后转被加工的金属块。

试过之后他觉得其实反过来也没事,转动刀具,固定金属快。

刀具和转轴、滑动轴都必须非常标准。

金属块必须被固定的非常好。

刀具的刀尖做成倒V形,这样子推动刀具向里走的过程中,就会把金属中间的洞给越开越大。

只是想把这种刀具给做的很标准,还真是不太容易。

这涉及到一个问题,刀片要做多厚?

刀片要是太薄,就不结实。

要是太厚,会对洞壁形成摩擦,使之不准。想一下,刀刃的脊梁应该做成圆弧形的。

但是如果刀刃比较薄就没有问题。这确实对刀刃的钢的材质有很高的要求。

而且他必须保证加工的中途不需要换刀片。

加工制作这个刀片,并且把它给安装好,再调试好,这件事难着呢。

那个推着刀片向前滑动的装置同样难做,想保证刀片走直线,而且与转轴的方向保持完全一致。

他只能靠手。

这是老师傅的才能。

这种才能需要失败无数次才能练出来。

他需要每天进行练习。

以保证手的精确性。

这就是他的工作。

最近他每天闲下来就打磨钢珠,为的是提高手艺,以及拿这些钢珠制作轴承。

设备只能帮助他缩短加工时间,却无法帮助他提高加工精度。

对于别人来说,设备确实能够提高加工精度,因为别人的手艺没有他这么好,而设备的精度是由他的手艺决定的。

为了这台足够精密的车床,他是费尽心思。

怎么对刀具进行固定?

这么大的刀具肯定容易损坏。

所以要依次更换刀具。到了最后一把刀具的时候才需要认真考虑精密性。

这最后一把刀具应该怎么固定在转轴上呢?

厚金属板,中间有道缝,把刀具固定在这道缝里,打螺丝。

金属板固定在转轴上,用尺子量清楚距离。

怎么量清楚?

试着用它在一块金属板上画个圆,量一下圆的直径是不是正好三十厘米。

误差最好在两毫米之内。

这对刀具的要求非常高。

下一个问题就比较令马林头疼了。

推动刀片沿着转轴前后滑动,保证它走的是标准的直线。

架子需要三个滑动轴才能保证它前后移动的时候不歪斜。

而三个滑动轴如果制作的不够标准或者对应的洞眼制作的不标准,架子就滑不动。

如果通过反复摩擦,终于能够滑动了,那推出来的路线也不是直线了。

对马林来说,这是个美术问题。画师画复杂机械的时候经常遇到此类问题,如果自己的空间把握不够好,画出来的机械就不标准,瞧起来很有问题。

他要借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手工把它们给加工的比较标准。

比如他要手工制作一米长、两厘米粗的金属圆柱,误差不到两毫米。

利用车床可以加工出一个粗略的模样,但是如果想更精确一点,依赖他的手工打磨。

他需要三个这么标准的圆柱。

还需要三个这么标准的洞眼。

这个误差,要求实在是太高了。

模型机制作好之后每天都有人来看。

包括外地人。

马林则是一直在加工金属圆柱,然后制作架子。

为的是做到,用三根金属圆柱约束一个架子直线滑行,不卡住,不变向。

他的车床的转轴由水力驱动,想动起来比较麻烦,所以马林在尝试的是,用架子推动将要被加工的金属块,保证它的移动方向始终与车床的转轴平行。

这件事可不简单。

平行移动一米,误差不超过两毫米。

刀具自身也存在偏差。

这么一想,真是觉得头疼。

有个道理是这样子的。

一个人即使射箭不准,但是如果运气好,也能一箭射中靶心。

所以当他加工的量比较大时,就会出现一两件成品的精确度非常高。

他的蒸汽机模型机一直在吸引原始人的注意力。

即使他自己对它一百个不满意,原始人觉得它简直太神奇了。

自然他们也会问它的用途。

他就会解释,蒸汽机如果质量更好,体积更大,就可以用于拉车子、开船、吊起重物,诸如此类。

利用蒸汽机的原理还可以制作燃油机。

燃油机体积更小,以后做农活都用燃油机就行了。

马林非常想制作拖拉机。

但是压根就没有燃油。

总不能烧猪油。

他干馏木炭能够得到木焦油,但是热值太低。

他在想的是,木煤气也算是一种可燃气体,或许可以用于制作汽油机。

有了汽油机,制作螺旋桨飞机也成了一种可能。

木煤气他可以干馏木材得到。

但是他不知道怎么进行净化。

那么多烟尘。

此外他们这里的炼铁高炉一直在把木煤气排放到空气中。

他没有能力对它们进行加工处理,装成瓶子。

只能浪费了。

要是有石油就好了。

有了石油他起码可以搞个柴油机,然后用柴油机驱动小船,在河道里四处乱跑。

不像是蒸汽机这般得拉着木炭一起跑。

一吨木炭够汽船跑多远的?

不知道。

因为来看蒸汽机模型机的原始人很多,所以他又用铁片制作了一个风扇,用这个模型机带着转动。

他是很想制作一个发电机。

毕竟附近有水力。

但是他缺少材料。

铜丝。

绝缘漆。

以及磁铁。

直到现在他都没有见到磁铁。

此外‘机灵鬼’知道怎么生产火镰。

生产出的各种生铁中有一种非常适合打火,效率很高。

现在生产出什么样子的铁和钢,与运气还是有很大的关系。

此外马林知道怎么生产铁丝。

把略微有点粗的熟铁铁条一端敲的比较细,塞进一个钢板上的比较小的洞眼里,用力拉,就可以拉出铁丝来了。

有了铁丝没有磁铁,他是不知道该怎么发电。

似乎铁丝不如铜丝好,具体原因他也不知道,大约是电导率不同?

最美好的春季,别人在外面玩,他正在简易车间内打磨着金属条,试图装配出一个比较标准的滑动架子,并且把它的方向给矫正好,让它的滑动方向与车床的转轴方向一致。

疲劳带来进步,他知道。

他的手工加工的精度确实一直有在提高,但是非常的缓慢。

就像是一个画家的画功,一开始进步飞快,后来便开始卡壳。

必须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


页面连接:http://www.ar-album.com/news_0_qcmo/hahepme.html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正经小说网麒麟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