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大年初二回娘家,不但他们一家四口来了,二姨也挺着大肚子来了。

说起陈家三姐妹,也有说不完的委屈。

大姨嫁给了当兵的大姨夫,后来留在了省会城市,退伍后的大姨夫去了体育学院,大姨在印刷厂做工人。

大姨同样生了两个闺女,大表姐嫁给了一个中专学校的体育老师,后来表姐夫做到了招生就业办公室的主任,再后来学校和财专融为一体,表姐夫也升到了副处长的位置,而大表姐则因为大姨夫的关系,在体院做了会计。

二表姐是园林绿化局的会计,二姐夫是当兵的,参谋长,后来退伍直接去了省委党校,前途一片光明。

因为大姨夫也兄弟姐妹好几个,所以他好像并不是特别想要闺女,加上他们都是有正式工作的人,也不敢和计划生育叫板,是以他们的一生简单富足,生活小康,晚年也很幸福,因为两个闺女嫁的都不远,一个城市,方便照顾他们,所以几乎没有出现过什么矛盾。

二姨已经生了三个闺女了,老三送给了二姨夫的姐姐家,老四现在正怀着,生下来也是女儿,这个也送出去了,听说送到L市,一直没联系,相反老三因为给他们叫舅舅,舅妈,加之养父养母那边的人都知道她是谁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被遗弃的,所以对我二姨和二姨夫非常憎恨,不管他们最后给她弥补多少,都解不了他们之间的那个疙瘩。

所以后来当妈妈想认自己的老三时,被二姨劝住了。

别认,她们从小没在一起长大,认了也不亲,她不知道还好,一旦知道了就会恨咱们,你给自己找那个麻烦干什么?

其实妈妈那个时候并不是想直接认人,因为她知道没有那个资格,只是想让我或者我妹妹,去她开的电器店里加她个微信啥的,了解一下她的日常就知足了,可是这个愿望直到女主意外离世也没能达成。

所以她接了任务之后,其中有一条就是如果这个三妹妹出生,一定不要把她送人。

二姨和妈妈因为生活在农村,一直被嫌弃生闺女多,大姨没有和婆婆住在一起,天高皇帝远,就算是嫌弃,也看不到脸色,所以心态相对来说就得到了放松,而且大姨夫对大姨特别的好,夫妻俩恩爱,说来说去,还是封建思想惹的祸。

总觉得女孩子是给别人家养的,不如养个儿子在身边踏实。

可是在几十年后,村里人人都羡慕妈妈,不用带孩子,不用看儿媳妇脸色,殊不知当年就是这类人嘲笑妈妈肚子不争气,只会生闺女。

爸妈在她们姐妹俩二十五岁之前,都一直在村里抬不起头,直到后来风向变了,女孩子吃香了,他们才成了人人羡慕的对象,呵呵,这听起来,真是莫大的讽刺。

再看如今才不过五十多岁的外婆,看起来真的好年轻,外婆一生都在好强,哪怕六七十岁的时候,还坚持自己做饭,也就八十岁做不动了,才跟着儿子儿媳,可是跟着儿子,闺女也得掏钱,一年到头生病住院哪怕去诊所抓个药,儿子都会把单子留着,让闺女年下回来给报销。

外婆很公平的对待她的每一个子女,可是外公偏心眼儿到从闺女那里要钱,然后给大儿子一家,结果呢,他们换来的是什么?

外婆死的时候九十三岁,大儿子和二儿子院子合在一起,一个大门过,因为老二不在家住,房子盖好之后就让老两口住,为了方便照顾他们,就没有把院子封起来,和大儿子一个院子,结果躺到床上不能动的时候,孙媳妇却闹着死后不能从她院子里过,二舅气的和爸爸买砖拉沙子,硬是将一个院子分成了两个院子。

可因为二舅家的宅基地特别的窄,门也小,外婆的棺材都险些出不去,二姨每次提起这一茬,就和妈妈一起抹眼泪。

如今看着尚且还年轻的外公外婆,李想心里面也替女主觉得心酸,或许这一世会因为她,改变什么也说不准。

毕竟外婆走的时候,实在是太凄惨了,因为褥疮,让她受尽了折磨,褥疮不可治,只能生生的挖肉去掉腐烂的肉,她后来已经没有知觉,感觉不到疼痛了,棺材一做好,漆色一上,在妈妈和二舅挂门帘的时候,无声无息的去了。

二姨哭着说,老太太这是怨咱们呢,连句遗言都不跟他们说了,知道棺材做好了,所以就走了,她怎么就这么的让人心疼呢,一生都不想跟别人添麻烦……

想想三十年后,再看看现在,李想觉得,重生的作用就在此,今生有她在,或许外婆不会再遭受那样的罪呢?

二姨有孕,都六七个月了,妈妈肯定不让她干活。

现在还住在同一屋檐下,所以大妗子和三妗子没有理由只看着,让闺女来做饭,是以晌午饭是在外婆、妈妈以及两个妗子的帮忙下完成的。

比起他们家的情况,外婆家条件明显更好点儿,二姨和二姨夫都很能干,自己在家创业,织帽子,所以会孝敬二老,要不然他们从哪儿弄钱借给爸妈呢?

难得在这顿饭上吃到肉,李想还是很满足的,不过他们年纪小,吃不了多少,最后这些肉都落到了大舅一家的嘴里,连三舅三妗子还有四表哥都没吃到多少,因为外公的偏心已经是摆放在明面上了,只给老大家夹菜,连他自己都可以不吃,孕妇可以不吃,就给大儿子吃。

对于这样的一个情况,他们家人显然已经习惯了,大表哥和大表姐的自私自利也因为他们爹娘的缘故,学了个十成十,所以言传身教四个字,绝对不是说说而已。

外婆和二姨各给了她们每人一元钱的压岁钱,三妗子给了他们五毛钱,然而大妗子却给了他们一毛钱。

妈妈回出去的都是一块钱,一个孩子一块钱,二姨亦然,然而他们却只给了五毛钱和一毛钱。

三妗子觉得吃亏,是因为她现在就一个儿子,老二还没生出来,而二姨和我妈都带了两个孩子,本着不吃亏就行的心思,给了她们一人五毛钱,也理解。不赔不赚嘛,刚刚好。

可是大妗子就过分了,她们给大表哥和大表姐每人一块钱,你回的却是每人一毛钱,看不起谁呢?

然而妈妈和二姨的表情却说明了一切,见怪不怪了。

“要不是爹娘在这儿,我都不愿意进这个家!”

这是二姨每年都要说的一句话,对于娘家哥哥们,她失望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说起来,陈家大房,三姐妹过的都比儿子们好,老二儿子常年不在家,过的好与坏都和家里没关系,大儿子穷,穷的理直气壮,三儿子也穷,可多少有点人性,起码在外公外婆老年的时候,在吃的上面没有亏待他们,然而大舅一家,饶是李想这个外人想起来,也是恨不能上去帮他们锤死。

可恶到什么地步呢?

闺女来看老人,外甥女给他们送的奶,他们舍不得喝,等他们走了,就给老人喝,这样一来,他们就不用花钱去买了,可是二姨发现好几次老人喝的都是过期奶。

奶放的都过期了,给老人喝,这不是缺心眼儿,这是丧良心啊!

他们一家有好吃的时候偷偷躲起来吃,吃完了,再单独给老人做,而且好的不舍得给老人吃,有剩饭剩菜了,就给他们热热,让老人吃剩的,连馒头都舍不得给,先问你吃多少,你吃一半给你掰一半,如果你吃过之后觉得没吃饱,那对不起,没有了。

在大舅家的时候,老两口经常吃不饱,屋里面有小零食,比如面包酸奶这些,都是女儿外孙女买给他们的,可是这些东西三五不时的被他们的孙媳妇以孩子要吃为理由,要,对,人家就是带着孩子过来恬不知耻的要。

想想她在回忆录里看到的内容都气的浑身发抖,就别说经历过这些的女主了。

兜售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大舅一家就是这样永远的不知道满足。

仗着老人偏心他们,可谓将不要脸演到了极致。

可是妈妈没办法,谁让他是她大哥呢,只要爹娘还在,这个家就必须要回。

吃完了饭,又坐了一会儿,二姨就提出要走了,二姨都要走了,他们肯定也不会留下来。

但是该说的话,妈妈还是要说的,“今年争取把钱给你们还上,如果有需要,一定要说。”

外婆拉着妈妈的手道:“你傻啊你,把自己的身体养好,比啥都强,我们俩你们不用惦记!”

妈妈就是这样,永远都是你的坚强后盾,外婆是个好妈妈,可是外公却不是好父亲,自私自利,只想自己,对外婆也算不上关心,对女儿只有索求金钱,只为弥补给他的大儿子。

她不知道外公晚年的时候有没有后悔过,因为女主意外身故的时候,三十三岁,外公却还活的好好的,九十六高龄了,每天还照样出门散步,连村里的村医都说,“这老头,不知熬死了多少人!”

外公的自私阐述到具体的就是,好东西给自己吃,孬东西给外婆吃。


页面连接:http://www.ar-album.com/news_0_pccpu/uqcooahp.html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武侠小说网炫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