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

京大的礼堂在西门进来学校办公楼对面的二楼,是原来燕大的建筑,现在专门用作礼堂,这次的讲座就在这里举行。

巴尔要在京大开讲座的事情已经在学校里提前预告,星期三那天,学校的大礼堂早早就坐满了人。

法语专业的学生全员参与,其余专业的学生虽不做要求还是来了不少。除学生外,  老师的人数更引人注目。法语专业,其余外语专业,中文系几位教授,甚至还有几位苏联的教授在这里。打眼一看,老师和学生的人数几乎是一半一半。

巴尔是和他的医生一起来的,苏葵就跟在他和萨拉身边。

他看到礼堂的情况停了停∶"我以为并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听。"

新小说流派目前在华国文坛是一片空白,这也是他来这里的原因之-

"巴尔先生,事实上,大家很愿意了解您国家的文化。"

苏葵还说起了之前埃德蒙来京大开过讲座的事,巴尔从前也在巴黎大学任教,这几年离开学校一心创作。

没有人不愿意听到夸奖自己国家的话,巴尔也露出了些微笑容。

但他还是说道∶"苏,即使你这样说,也不会改变我并不如埃德蒙受到欢迎的事实。"

应该说,他所代表的新小说流派不如现实主义流派受到欢迎。

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多个世纪,拥有深厚的文学土壤,对大家没有任何接受难度。而新小说流派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写作,写作常常是四处跳跃,云里雾里,读者甚至难以读懂,在刚刚出现的一段时间遭到了猛烈的批判。

巴尔完全知晓它一开始并不被人接受的事实,  因为它在其余国家的发展确实并不顺畅。譬如苏联的文学界就完全不接受,批评它是"现实主义的反动",不具备成为一种文学思潮的能力。

"事实上,我并不认为我们是一个创作流派,这仅仅是一种创作的倾向……巴尔今天的精神很好,在讲台上讲述"新小说"的创作,一开口就是对文学流派的否认。

倒是下面听讲座的几位苏联教授有些沉思。

苏葵作为他的翻译就在他的旁边,几乎是他话音落下,苏葵就能接上翻译,将他的意思准确表达。

"旧时的创作方法已经趋于僵化,我们期望能以完全创新的姿态,打破现有的创作方式……塑造人物并不是主要,而应该写出一个更加准确,直观的世界……"

下面的老师同学全都带了纸笔,礼堂里除了他们两人的声音就是一片记录的声音。

这种浓郁的向学气氛让巴尔非常惊讶且欣慰,让这位老人的精神都仿佛好了很多。从新小说的出现到发展,再到剖析自己的作品。

书上学的和本人讲的是不同的角度看法,苏葵就觉得受益匪浅。

他的讲座分为上下两场。

始终是年纪大了,中场休息的时候苏葵就注意到他的精神有些不济,于是她说道∶"巴尔先生,大家听了这么久也许会有一些疑问,下半场您不如考虑采用问答的形式进行"

巴尔知道苏葵是在为他着想,他的医生也看着他,最终他还是同意了。

或许是因为有苏葵在上面,或许是因为他们"预习"过有了底气还有了兴趣,这会儿竟然真的有很多学生举手想要向他提问。

本来想要探讨的老师们笑了笑,将这个机会给了孩子们。

"巴尔先生,我读了您的小说《格雷夫人》的一部分,里面有一些情节我不太理解……"

"淡化故事情节和人物,打破时空限制写作,巴尔先生,这几项完全和传统创作不同,就是您所说的创新吗"

"就算是为了表现真实世界,但是如果小说没有结构也没有细节,怎么才能让人产生代入感呢  "

‘::

一个个问题从苏葵这里转向他,巴尔显得非常惊讶。

他早就做好不被接受的准备,却没有想到京大的学生不仅没有表现出排斥的态度,反而还对此非常感兴趣。

当然最让他惊讶的是他们提出的问题。

有些是他讲过的,而有些总结性的话他根本就没有提过。

他很愿意回答每一个学生的问题,不论有多么简单。这代表他们认可这样的创作倾向,对于巴尔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只是结束后他仍旧不解∶"或许还有其他人曾经来过华国"

"您是第一个讲述新小说的作家。"苏葵明白他的疑惑,只是笑道,"巴尔先生,我们很愿意了解您国家的文化,这并不是假话。事实上,我们目前已经为法国的当代文学史编撰了教材,您所说的新小说就在其中。"

巴尔完全被这个消息震住了一瞬∶"是谁编写的"

苏葵微微笑了笑∶"就是我。"哪怕已经猜到,巴尔还是难以相信这个事实。

"苏,我或许要重新考虑对你的看法了。"

他现在才真正觉得,眼前这人与当初报纸上看到人的确重合了。

巴尔没有忘记自己要与她探讨的事情∶"我想听一听你的创作想法。

国内的"现实主义"文学对上国外的新小说文学

大家已经知道《小草青青》出版国外,还猜过它肯定要被反对,巴尔一说要与苏葵同台探讨,大家就知道大事来了,纷纷支起了耳朵。

就是听不懂,不是还有他们教授在旁边吗

然而他们期待的大场面和他们想象的好像不太一样。

苏葵是一个很好的讲述者,巴尔是一个很有礼貌的倾听者,在苏葵说完以后才向她提了几个问题。

就这

"但你不能否认,现在的文学形式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停滞,即便是你的作品已经力求创新,但仍然陷在这个体制……

来了!观点分歧来了!

然而苏葵只是思考了一下就说道∶"的确如此。"

她与现在的小说只是创作手法的不同,事实上落脚点还是以人物情节为主,和新小说流派颠覆一切的写作有根本性的不同。

"新的文学形式的出现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博人眼球,它既是必然也是必要………"

苏葵带着赞赏的笑意点头∶"我认为您说的非常有道理,新小说流派的诞生的确是一次非常具有创造性的尝试。"

此刻巴尔和好多人一起陷入了不解。

原以为苏葵会反驳,谁知她竟然都点头附和他,看样子来十分赞同他,他准备的很多话竟一下子没有了用武之地。

巴尔问∶"你并不和我争论"

"我为什么要和您争论呢"苏葵带笑反问,"我非常欣赏您的作品,也完全赞同您的创新。"

巴尔看着苏葵,却仿佛看不透这个人。

"实际上,很多人并不喜欢我们的创作。"即便他们现在国内创作繁荣,但在世界上却不是主流他们在国外开的几,次讲座都没有得到好的成效。

苏葵听到他话里的怅惘。

"巴尔先生,在哲学上有一句话,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苏葵对他道,"而我完全相信它具有光明的前途。"

苏葵并不是信口开河,也的确很欣赏这个流派。

新小说流派占据了整个五六十年代的法国文坛,只是确实难以被世界文学接纳。

直到眼前的这位老人,巴尔。他在几年后凭借自己的新小说作品一举获得了诺奖,轰动了整个世界。

新小说流派影响力迅速扩散,吸引了一大批新生力量加入其中,创造了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其后甚至又有人再次获得诺奖,新小说流派真正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流派。

哪怕后来渐渐衰退,也没有消弭它的影响,现今很多作品中还常对其创作方式有所借鉴。

"您的创作是具有领航性的,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存在。"苏葵对这样一位领航者的评价十分高,甚至说出这样一句话∶  "我认为它足以匹配诺奖。"

巴尔在苏葵这里受到了震撼。

"我想他一定是被你震撼到了。"这会儿萨拉就带着夸张的语气,"苏,我发誓,我从来没有见过他露出这样的神情,,他竟然说想要留在华国,这还是那个固执又恋家的老巴尔先生吗这简直令人不敢相信!"

本来他是打算开了讲座就离开的,现在竟然说要留在这里,还主动提出要在京大与法语专业的几位教授交流。

要知道,他从前眼里只有自己的创作,可是非常不愿意与任何写作现实主义的人打交道的。

不只是巴尔,他们也没有想到那天的讲座会是这样一个发展。

"苏,我想你不仅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更是一个了不起的评论家。"

没有谁能够拒绝真诚的夸奖,哪怕是巴尔也不例外。

何况他不仅收获了真心的夸奖与莫大的认可,还在华国这里得到了对新小说最大的接受度。"我或许不是什么优秀的评论家,但巴尔先生曾经一定是个优秀的教授。"苏葵脸上带着笑意,"当然,他更是一名优秀的编者。"

不怪苏葵笑了,实在是她为自己找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帮手"。


页面连接:http://www.ar-album.com/news_0_hoqph/paqmdham.html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第一版主小说网书虫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