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姜襄连夜离开,只在那场与己问剑之后,甚至都没有与李子衿告别一声,就已经匆匆离去。当时他只是喊庙祝道短,转告李子衿一声,说等李子衿跻身金丹,手握仙剑承影之时,两人再来分胜负,免得李子衿说他欺负人。姜襄还说,当日李子衿看到的剑术,能学多少全学去,能拿走的都拿走,不用觉得不好意思,因为姜襄在不夜山,也从李子衿那“递向明日姜襄的一剑”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所以两人相互学习剑术,彼此两不亏欠。

悬空寺。

忘忧小沙弥手里提着一只食盒,缓缓朝李子衿走来。

少年闭着眼,禅房中自行打坐。

好像有一阵子,没有练过剑了。

那柄苍翠欲滴的翠渠剑,被安静摆放在禅房角落。

翠渠身旁,是文剑仓颉,剑穗缠在剑柄上,仿若一面纱巾。

忘忧小沙弥见那少年剑客坐姿端正,许是在入定,便没有出声打搅,却也没有径直离开。

他提着食盒,转身坐下,在门槛外,望着由黄变白的树叶。

雪压枝头低,低却不着泥。

人若有心,观世间万物,处处都是禅意。

一株野草,一支树枝,都能引发人对于韧性和不屈的思考。

正如师傅了云方丈所说,取经何须去西天,人间处处是真经。

李子衿睁开眼,顺理成章破境。

如今的小少年,已经是洞府境剑修了。

近来一月,不曾练剑,因为当日在近观少年剑仙姜襄与分身对练的那一场问剑后,李子衿的心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坎”。

这样的坎,让他一个月来都不敢再提起剑。

生怕拿起剑时他是李子衿,剑出鞘后,他就变成姜襄了。

脑海中,那云散云聚,剑气化雨的场景,始终挥之不去。

无论少年如何用力想要忘记,可以发现自己越用力,便记得越清晰。

好像剑术,与女子一般无二。

都是越想忘,反而记得越牢。

李子衿不去练剑,识海中的灵气却飞速增长,培元破洞府时,未曾遇到瓶颈。

如果将培元境突破到洞府境的过程,比喻为一座桥。

那么扶摇天下,其他炼气士的桥,都是拱桥,都有弧度,而炼气士们想要攀上那个弧度,走到桥中间,会很难。

然而在李子衿这边,培元境到洞府境的那座“桥”,直接就是一路畅通,平坦无阻。

如履平地。

仿佛只是走上去,下一刻,少年便已经是洞府境了。

在这其中,一方面是恩师谢于锋留下的灵葫,另一方面,姜襄的“与己问剑”,也让李子衿受益颇多。

在灵葫洞天中,与宫子繇和霍如晦一同寻找机缘时,少年便感觉灵葫洞天里的灵气超乎想象的充沛。好像无需刻意修行,只需要呼吸,都无时无刻不在修炼一般。

所以当时从灵葫洞天里出来之后,李子衿便已经是培元境巅峰了。

再然后,便是陪姜襄静养的三月时光。

除了自己日日练剑勤勉外,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姜襄在离开那一日,“无心”于山神庙外练剑一场,让李子衿受益颇多。

虽然少年没有留下来,看到那划破天际的一道剑气,错过了姜襄剑法中,最精妙的一式。

可仅仅如此,他已经心怀愧疚。

整月不曾提剑。

只是每日早中晚,分三次为翠渠剑和仓颉剑擦拭剑鞘。

两柄剑,都是女子的剑。

翠渠和仓颉,都分别代表着两位女子。

只要看着剑,就会想起她们的脸。

有时候,他也在矛盾,其实多看姜襄的剑术一眼,会不会就可以直接跻身洞府境中期了。

早些金丹,早些拿到承影,早些去东海救出师妹。

可是心湖上,佛儒道三教的那份“压胜”,就好像逼着一个本该是普通人的少年,强迫自己去做圣人。

何谓圣人?

太平郡中葬身的那个本名字为“舍”的书院山长,舍己为人。

紫薇书院副山长,神魂都被拷打得难以聚拢了,人至疯魔也不肯吐露关于天书与剑主的半点消息。

苦口婆心在一处光阴流水极其缓慢的洞天,不惜花上人间一万年时间,来教一个本性纯恶的徒弟弃恶向善的老道人。

路见不平,完全可以置身事外,却要以死捍道的两个读书人。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道门高真。

身为一国王侯,却放过敌国万人骁骑军的男子。

可以侵吞疆域外数座藩属小国,却喜好和平的一国君王。

许国不许卿的大内禁卫统领。

为徒弟护道二十年以至于身死道消前,都不想让徒弟看见自己兵解的一宗之主。

夫君早逝,含辛茹苦街边卖面为生的孤儿寡母。

妻子难产,恨不能以身代妻生子的乡野庄稼汉。

给一个名为昭雪的小男孩,塞上一张写着“你父亲不是叛贼”纸条的诏神司封诰使。

自己不成家,却嘱咐弟子快些成家的先生们。

被青蛇害得失去双腿,到头来却要求人放过青蛇一马,给她一个改过自新机会的瘸子。

目盲心不盲,只为救活一个素不相识的少年,便踏遍整个桑柔州,去往碣石山的老道人。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修成正果,离水上岸,却又因一个情字,宁可什么都不要,纵身入海的锦鲤。

可以嫁给意中人,从此相夫教子享天伦之乐,却要为家乡守住脚下那一寸草地的女子武将。

一步迈入真神仙境,却授气于少年少女的书铺老先生。

扶摇四座压胜之物,四位守陵人,人人都可遨游天际,纵横九州,却自愿画地为牢,甘做野草,死而不移。

他们,其实不算圣人。可他们的所作所为,与圣人有又何异。区别不过是力量的大小,教化的多寡,成就的高低。

在扶摇天下,如他们一般的人,还有许多许多。

少年走过的那些路,对于心中的拘束,甚至还要大过佛儒道三教联手设置在他心中的那座山、庙、楹联。

所以不练剑,境界不退反进,是因为心中的约束到了。

所以脚下的约束,就解开了。

好像在突破洞府境的那一刻起,那个黑衫少年剑客就明白从此以后,破境只会一路顺遂。


页面连接:http://www.ar-album.com/news_0_hhoea/pcuaeqac.html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镇魂小说网鲤鱼乡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