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顾敬亭接手过来那赔钱的陶瓷厂,这厂的开办刚开始他就不赞同,为了这个还跟常良闹得有点不愉快,可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个不靠谱的投资。正因为种种原因和性价比的不划算,昆季一直没怎么做过陶瓷买卖,如今却也不得不为之,毕竟接过来了,总要解决欠款的问题。

他可没心思经营这烂摊子,扫尾工作也是奔着快速变现而去的,起码多少兑出点钱来,若能与常良拉的一屁股饥荒打个平手也是好的。

骨瓷有骨瓷的美,陶瓷有陶瓷的好,一般外国人对东方感情复杂,既鄙视又好奇,总觉得神秘的东方十分落后,可有些东西却又扑朔迷离高深莫测。常良弄的这批陶瓷大小略有差距,真摆在柜台上就能看出明显差别,说起来人家洋人也没啥错,你货不行总不能让人家去承担吧。

太古公司的怀斯还是很仗义的,找了熟人去扣押港口走关系。他没有另外索要好处费。实际上这些年昆季跟他打交道的时候,怀斯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公职得到了不少好处,所以他早就看不上昆季给的好处费,更不愿因这样授人以柄,甚至破坏了与阮顾二人的友谊,毕竟若没有当年昆季的资金支持,他这个贫民窟出来的员工也不可能爬到如今的位置。

于是官司进行了庭外调解,毕竟法庭和法律的本质是为了解决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再说有真金白银开道,人脉关系的疏通,罚款和强迫离港就轻而易举的撤销了。总之里里外外怀斯一手操办,只花了五天便操纵了远在天边的港口和法庭,这让顾敬亭清楚地认识到太古公司还是很厉害的一块金字招牌,昆季与之依然有天壤之别,这些年偶然的胜利也只是局部胜利而已。

当然这也说明了怀斯的能力,或许他在外面的生意远比他在太古所获得的更多。可无论怎么说,这次都知了大人情,而怀斯应该是把他们当了朋友。顾敬亭很清楚,洋人也很仗义,甚至有时候比中国人还傻仗义,讲究骑士精神,当然前提是他们把你平等的当朋友,而非是一群沐猴而冠的下等野人。

谢过怀斯后,顾敬亭便联络了他们在事发地附近的员工,虽然那里的员工还很稚嫩,也刚去不久,可总不能什么都让怀斯帮忙,人情不是这么用的。

如今昆季的商业情报网在全国都有覆盖,而且在某些地方还有不小的势力,可在海外就有点不够看了。主要原因一个在于中国人的地位较低,其次不同种不同宗的,就算是当地语言通,发展起来也不是太顺畅。其次就是人家当地势力盘根错节,而派去的就是普通人,既不是猛龙也不是猛虎,根本压不住地头蛇。

不过俞伯松却坚持己见,非得派人去,说不为压住甚至可以依附,或是以华人为主辅以雇佣当地人为昆机工作,总之非得留个眼线,甚至私下对两位东家说不要求这些人对昆季绝对忠诚,认钱且能办事就好。

留过洋的顾敬亭刚开始也同意俞伯松的说法,可后来清单一出来他就全然拒绝了。光美国就派了六个外驻经理,虽说都是光杆司令,可显然俞伯松是放眼全球,弄了五十多人的外派,一人还根据当地消费携带大量发展资金,这是要走国际贸易的节奏啊。可昆季的重心目前还在国内,顾敬亭心疼钱便回绝了,还拉着阮天雄说了半天。

其实再过一段时间,阮天雄则会反着劝顾敬亭同意,他同意俞伯松的想法,却并不觉得时不我待,因为在他看来,这种商业布局虽有必要,但一切还太早,不怎么急迫。

昆季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给了很多人发挥特色的空间,和行使正确的事情的公判,只要不出圈不坏规矩,随便你怎么折腾,只要能带来效益必定会给予回报,这是昆季员工上进心的根源,也是他们人才辈出的重要原因。反正俞伯松就不担心阮天雄他们不高兴,他自掏腰包,把这些人送了出去依计行事。

本以为还得过些时日才能见成效,结果没想到刚送出去没一月就有了回报。先是日本银行名称和股份的一系列变化,从中发现端倪套出信息,得知日本人的资产要向中国再度大规模投资。按照日本人的操性,投资不是控制矿产就是选轻车熟路的行业,他们干纱厂和纺织的最多,当即赵锦就停止了进货,并开始控制印染数量准备好足够的坯布库存。

果不其然日资再度加注后,坯布卖的低于市面价格一成半,除了上海那几个大的纺织厂扛住了,其他小厂纷纷在短时间内倒闭。就在阮天雄这一路向西的时候,日本人还跟赵锦过了过招,他们停止向赵锦供应棉纱和坯布,想以此耗死昆季印染厂。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原料你印染啥?

从别人那里进坯布?价格太贵,印出来也无法竞争。可赵锦并没有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反倒是依然在开工,其实这全靠库存撑着,不过是表象而已。

他派人跟日本人接触的同时,联系了上海的荣家,荣家光纺织厂就有九家,形成规模扛住了日本人的冲击,除此之外他还联络了其他几家大纺织厂。光接触有啥意思,赵锦甩出了订单,面对日资工厂的威胁,此次的进货价格也比平时低了不少。

日本人这下坐不住了,经过前些时日的吞并赵锦已经掌握了不少印染厂,绝对是个大客户。这个赵锦,有钱没地花了是不是?不行给我们送点啊,显然中国人的纺织厂即便降价也比日本人的厂子价格高。于是乎,日本人愉快的接见了赵锦派去的人。

商场从来都是赤裸裸的,唯有利益至上,所以阮天雄经常的为国为民才会让同行鄙夷让政客惊诧。但钱还是要赚,生意还是要做,日本人捏着鼻子对昆季降低了价格,昆季也捏着鼻子大量进货,然后两边数着钱皆大欢喜。

如此从原料上,昆季就比别家印染厂花布厂价格低了一些,乘以一个巨额的数量,这就是巨大的利润。

除此之外还有壳牌和亚细亚火油公司的煤油之争,也让昆季险些被敲了竹杠,正是因为灵通的消息,让昆季准确地作出判断,摸清了当前对方的心理价位,节约了进货成本。

顾敬亭这才意识到国外商业消息对国内贸易的影响之巨,而世界远比国内更加日新月异,这些年年纪大了,反而如井底之蛙一样固住了眼界。

不说别的,就说俞伯松立下的两功,这还是减少进价,要是真的探听出需求消息,对外大量输送紧缺商品那岂不是买卖越做越大。消息的延迟性与昆季的快捷通便,两地的物价差别和人脉关系等各种因素,这些其中都蕴含了无尽了商机。若到时候再把货物和运输绑在一起,从江运晋级到海运也不是没可能的。

这有啥不敢想的?昆季就是从一堆秦淮河的小船开始了征程,一步步的从针头线脑中获得利润,走上运河跟人抢饭吃,现如今又要拓展江运。顾敬亭和阮天雄都是乡下渔民的孩子,他们能走到这步还有什么不知足的,不搏一把怎么知道自己还有多大能耐。


页面连接:http://www.ar-album.com/news_0_haqou/eqqcuhpd.html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爱书网福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