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事在人为。”

面对景泰帝朱祁玉的质问,沉忆辰没有丝毫的畏惧跟慌张,神态自若的回了这四个字。

“好一个事在人为!”

朱祁玉简直被沉忆辰给气笑了,刚才还想着这小子是真不给皇帝面子,结果对方还坐实了想法,连最基本的解释都懒得给一个。

要换作是寻常官员,朱祁玉恐怕是把奏章甩脸上,让对方赶紧滚出文华殿。偏偏沉忆辰在此事上一贯强硬,除非你罢了他的官,否则绝对不可能善罢甘休。

宗藩之弊一事已经闹得天下沸沸扬扬,到了朱祁玉都不敢随意做出处置的地步了。

“沉忆辰,朕现在就明摆着告诉你,这部《宗藩条例》除了削减宗室俸禄外,什么科举入仕、参合四民之业,以及征收王府庄田税收跟降等袭爵通通不可行。”

“如果此条例颁布出去,皇家与百姓何异,这个天下还是不是朱家的,朕如何面对宗社诸亲?”

确实按照沉忆辰的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下去,除了有宗室俸禄这点外,其他皇亲国戚的特权基本上跟士大夫阶层无异,甚至在征税这条上还不如朝廷重臣的待遇。

至少后者目前可以名正言顺的免税加挂靠,豪门望族世代累积下来的田产,还真不一定输给郡王及其之下的宗亲。

朱祁玉名义上虽是大明君父,但他终究还是朱姓皇帝,家天下的本质无法改变。就好比历史上夺门之变发生后,重病不起的朱祁玉从太监那里得知,登基的对象是皇兄朱祁镇,而不是兵部尚书于谦时,反倒松了一口气觉得能接受。

毕竟两兄弟谁当皇帝,这个天下依旧是朱家的,于谦想登基就属于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

“陛下,只要江山社稷永存,那么天下共主就不会发生改变,相反如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地位不同,权势不同,如今的沉忆辰面对皇帝朱祁玉,少了许多以往的谨小慎微,相反用着更为直白的话语告知对方什么才是大势所趋。

历朝历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想要保住朱明的家天下,前提是江山社稷稳固,百姓安居乐业。反之如果百姓活不下去,谁在乎你是不是皇族,一味的想要保全宗亲藩王简直就是本末倒置。

沉忆辰相信如此浅显的道理,景泰帝朱祁玉能想明白。

果然当说出这句话后朱祁玉愣住了,原本强硬的气势瞬间弱了下去,他并非什么昏庸君王听不进劝戒,只是没有足够的把握跟勇气,去承担《宗藩条例》发布的后果。

短暂的沉默后,景泰帝朱祁玉叹了口气,然后才说道:“沉卿,襄王早在一个月前,就联合了鲁王、赵王等上表觐见。同时分封各地的宗亲藩王,也无比凑巧的上表诉苦,说宗室俸禄克扣后生活艰难困苦。”

“天下没有这么巧合的事情,朕的这些皇叔们定然是得知了《宗藩弊论》的内容,担心会顺势削藩。”

“如今襄王等宗亲已经在赴京的路上,你说朕是继续强硬执行《宗藩条例》,生出一个可能的七王之乱。还是说选择妥协,面对宗亲的怒火跟弹劾,把责任全推到你的身上,成为下一个汉之晁错呢?”

其实面对臣子,景泰帝朱祁玉本不愿意说出这些来自于宗藩内部的压力。但这些年与沉忆辰相处下来,他很清楚对方的秉性,骨子里面有着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倔犟。

正因如此,朱祁玉才会使用各种手段去制衡沉忆辰,防止自己万一有什么不测,储君压不住这等治世之能臣。

压制宗藩让利于民,朱祁玉更明白沉忆辰是站在家国天下的角度上,才会毅然上疏谏言并且编撰《宗藩条例》。毕竟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成了没什么好处,败了就得推出去平息宗藩怒火。

景泰帝朱祁玉不想做个是非不明的昏君,现在他把背后的压力全盘告知了沉忆辰,期望对方能理解自己苦衷做出让步。

听到朱祁玉如此坦诚的说出这番话,沉忆辰心中生出了一股莫名的触动。很多时候自己与皇帝之间,尽力维系着那一丝君臣关系的平衡,双方都知道对方并非“昏君”或者“佞臣”,却偏偏做不到绝对的信任,必须保持着提防跟猜忌。

站在君主或者臣子的立场上谁都没有错,只能说双方想要创建的那个理想世界不同。

又是短暂的沉默,沉忆辰抬头对视着朱祁玉的眼睛,缓缓说道:“陛下,还记得当初从漠北迎接太上皇归来,满朝文武大臣商讨礼制的时候,臣从你的眼中看到了不忿不平。”

“襄王的嫡子身份,真的有那么尊贵吗?”

平静的话语却宛如蕴含着惊涛骇浪的力量,直击了景泰帝朱祁玉内心深处的软弱,他之所以面对襄王等宗藩会软弱,会妥协,会允许他们赴京觐见。

根本的原因,是景泰帝朱祁玉对于自己庶子身份的自卑,对于“得位不正”等等传言的敏感。包括易储前废后的操作,也是为了让自己的皇长子朱见济,获得一个嫡长子的身份,从而名正言顺的担任大明储君!

但是沉忆辰却始终没有忘记,那日从朱祁玉眼中看到的愤怒,以及那日情绪上面的感同身受。

一个丧师辱国,甚至不惜卖国苟且求生的君王,凭什么可以享受着“英雄”归来般的礼遇,享受着救时之君的臣子礼,却不用承担一丁点的后果?

换个角度朱祁玉临危受命,拿出君王死社稷的决心挽狂澜于既倒,避免大明走向当年赵宋南渡的结局。却要跪伏在懦夫皇兄的脚下向他行臣子礼,拯救江山社稷的功劳敌不过那所谓的嫡庶法统!

现在沉忆辰戳破了这层窗户纸,如今已经不是景泰元年的局面,大明在朱祁玉的执掌下开疆拓土。除去天灾这种不可抗力的因素,至少不用面临蒙古的铁蹄跟屠刀。

别人如何看待沉忆辰不知道,自己认可朱祁玉的付出跟功绩,襄王的仁宗昭皇帝嫡子身份不值一提,更威胁不到景泰帝的统治跟江山!

“呵,呵呵……”


页面连接:http://www.ar-album.com/news_0_cquhc/oochouqm.html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啃书网烟雨红尘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